向爱岗敬业者致敬|耕海牧渔 工船引领驶向深蓝的磅礴力量

2022-07-04


国信集团爱岗敬业典范团队

——蓝谷公司国信中船养殖工船团队


挑战走进深蓝的目标

以工匠精神实现养殖工船从无到有的突破

秉持向海图强的决心

探索世界养殖工船“船载舱养”模式无人区


团队成员:赵晓霞、田乃东、俞淳、张青亮、曲善村、张驰


国信中船养殖工船团队核心成员平均年龄44岁,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83%,中共党员占比83%,涵盖船舶、养殖、生物、机械、水利、食品、渔业资源等多学科领域。截至目前,获得自主知识产权14项、发表核心论文5篇、输出技术体系文件14个。工船项目被评为2020年山东省重大建设项目、2020年山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综合试点项目、2021年山东省深远海设施渔业科技示范工程、2022年省重大实施类项目、2021年青岛市数字农业示范园项目等国家、省、市重点项目。团队荣获“山东青年创新突击队”,团队负责人赵晓霞被评为2021年“青岛拔尖人才”“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



从全球首艘十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的的设计建造到中间试验船的起捕出鱼,从“国信1号”的出海远航到“国信2号”“国信3号”等深远海养殖船队的稳步建设,国信中船养殖工船团队发扬深海北大荒精神,拓疆深海、敢为人先、创新报国、热血奉献,甘当“大国粮仓”驶向深蓝的拓荒牛,抢占全球深远海养殖制高点,成为把蓝图变成施工图,引领我国第六次海水养殖浪潮的典范,更是国信集团爱岗敬业的典范。


敢为人先

勇闯世界养殖工船船载舱养模式无人区




早在80年代就有“养殖工船”这一概念,它承载着老一代海洋科学家的理想,一代代海洋人为之奋斗终身。虽然水产养殖技术和船舶技术均已发展多年,但深远海船载舱养却是全新的领域。船如何造、鱼如何养、产业如何落地,一切都没有先例可借鉴。团队负责人赵晓霞说:“前方没有路,那是因为还没有人走过。”在项目攻关过程中,摆在她和团队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按什么标准来建这艘船。行业主管部门认为船首先要安全,产品质量要稳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简称“渔机所”)认为船载舱养要实现所有养殖系统的智能化和工业化生产作业;作为运营方,赵晓霞希望能够工船养出的水产品可以标准化、集约化、品质可控。为此,她带领团队研究了散货船、油船、养殖渔船、远洋捕捞船的作业条件和建造标准,正是发扬这种先行先试、艰苦奋斗的科学探索精神,国信1号才得以诞生。

没有人做过,那就整合国内第一流的行业专家联合技术攻关;没有数据支持,那就自己搞实验积累数据验证设计。团队在一年内与20余家科研院所、海工装备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各类专家论证会80余次,考察调研100余次,澄清解决船舶技术、养殖产业化问题1000余个。这从0到1的突破凝结着团队成员的努力和付出。项目及商务总监田乃东为了“国信1号养殖工船”这一开创性项目,放弃了曾经的荣耀,从工作了二十余年的上海回到家乡山东,带领项目团队,全过程监控整个项目从设计到建造到交付各环节的具体实施,协调各方攻克了电力推进、减振降噪、单点系泊、养殖集控等项目关键问题。东海大黄鱼脑部有耳石,如果有较大噪音,鱼会有较强的应激反应,几天不吃东西甚至死亡。田乃东带领项目专家,联合渔机所及中船集团711所组建联合攻关团队,经过多次的论证调研,确定了全船减振降噪的整体解决方案,确保养殖舱内水下噪声标准达到甚至超过国内最先进的静音级科考船的标准,为大黄鱼船载舱养模式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

从2020年12月19日“国信1号”建造启动,到2022年5月20日正式交付,保质量、抢工期贯穿了这518天的每日、每时。团队成员日日在岗不停档,除夕晚上还在船上摸爬管道。钢板的粉尘把头发染成灰色,各色的油漆把衣服蹭成迷彩服。工作每天3万步,衣服膝盖都磨了个大窟窿,这些都是团队成员的常态。连续2个月,每天中午、晚上,都是一边吃着盒饭,一边开例会,注意力都在讨论的问题上,经常是饭吃完了,但却不记得吃了什么。这些都是大家细水长流的恒心,是水滴石穿的坚持。


大胆验证

突破养殖工船船载舱养生产技术瓶颈



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经验借鉴。为确保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项目产业化顺利实施,需要对养殖工船高效养殖作业工作原理、装备工况适应性以及工业化高效养殖模式开展试验研究。团队秉承尊重科学、严谨务实的创新理念,率先启动了总吨位约3000吨的“国信101”中间试验船项目(简称“中试船”),在实践中验证养殖工船舱养模式的可行性。

“国信101”改造之时,设计方、生产方、监理方及有关院所的专家齐聚台州枫叶船厂,对船舶改造、物资采购、苗种入舱、试验方案等各环节进行研究。一项关键节任务就是必须保障鱼苗优质足量入舱。此时,在福建、浙江多个生产基地来回奔波、连续作战的生产副总经理俞淳,已经病倒,实在扛不住去医院输液时,也是心急火燎,满脑子都是鱼苗的事,不等打完,就拔掉吊瓶,连夜驱车回到鱼排上。他回忆说:“那段时间,心里只有一件事,就是确保让优质、充足的鱼苗,按期入舱进行养殖试验。”直到现在,“国信1号”鱼苗入舱,他仍然坚持24小时驻扎在养殖基地上、穿梭于各鱼排间,累了就在办公室闭闭眼、歇一歇,只为了随时能观察鱼苗的生长情况。鱼排上没有热水、热饭,太阳能收集的电量只够手机充电,这些我们听来都感受得到的艰苦,对俞淳等长年驻扎鱼苗养殖一线的技术人员来说,早就是一种生活常态。

“老大哥”养殖技术部部长曲善村,加入团队后和“85后”“90后”的小伙儿们混成了哥们,一起操作阀门、搬运饲料、清理舱底、起鱼集鱼。在熟悉掌握了“国信101”中试船和“国信1号”工船养殖仪器设备操作后,他结合设备的操作说明书和渔机所制定的工艺流程,编制养殖系统的操作流程,并毫无保留地将多年养殖经验传授给其他团队年轻人,为后续养殖新手的培养提供了“一本通”。

许许多多的国信中船人,他们耐得住寂寞、受得了艰辛,中试船运营期间,开展了养殖工船船载养殖试验等1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完成了3批次船载舱养场景下的中试规模养殖实验,舱养品质调控模式下产出的大黄鱼品质优良,成功收获高品质大黄鱼近27吨。他们用科学技术实践验证了深远海舱养模式的可行性,为后期10万吨级养殖工船的正式规模化运营提供了宝贵技术数据支撑和一线生产经验。

2021年1月,首批大黄鱼出货了。“技术直男”张青亮主动请缨,跨界“网红主播”。半夜正是大黄鱼收货的最佳时机,他晚上和团队成员一起捕捞、装箱、加工、运输,白天准备、练习直播台词,整整两天都没有睡个囫囵觉。1万尾大黄鱼5天内销售一空,张青亮和同事们心里乐开了花。今年的5月20日,“国信1号”正式交付运营。张青亮由“后方”转移到“前战”,为了确保首批入舱鱼苗的质量和数量,他4月份就前往福建鱼排,与当地养殖户沟通鱼苗采购事宜。由于当地即将进入梅雨天气,鱼排上生活条件更加恶劣,饿了啃面包,渴了喝凉水,身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睡的床板都是潮湿的,但他和同事们根本不把这些当困难,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咱们在鱼排上,一定要把好苗种质量这一关,这样他们在船上才能更安心一些。”这就是他们的心声。


创新报国

奋力将养殖工船打造成为新的“国家名片”



在养殖工船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国信中船养殖工船团队成员始终坚持开展技术研发与创新。“国信1号”打造了一套全新的养殖集控系统,通过2108个测点的信息反馈,实现对全船15个养殖舱的养殖过程的全过程的监控,鱼苗入舱、水体交换、自动投饲、光照调节、综合排污、数据处理、成鱼起捕、成鱼加工……全养殖过程信息化管理,真正做到智慧渔业养殖。整个生产养殖数据,可通过船岸一体化系统实时传输到岸基,确保船岸一体联动、岸基远程监控。截至目前,该团队已开展研发项目20余项,其中自主研发项目10余项;形成《适用于养殖工船舱养模式的自动投喂系统》等自主知识产权26项,另有15项正在申请;在核心期刊发表《养殖工船鱼产品加工系统功能需求及发展》等论文5篇;输出《工船大黄鱼养殖流程设计和品质控制方案》等技术体系文件14个,为我国深远海船载舱养技术实践贡献力量。以团队成员为骨干,公司获评高新技术企业、青岛市新型研发机构和青岛市深远海绿色高效养殖技术创新中心、即墨区深远海养殖工船工艺技术创新中心等荣誉。

团队成员在持续推动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攻关基础上,超前筹划、先行一步,对养殖工船船型设计开展创新优化与迭代升级,优化设计建造“国信2号”“国信3号”养殖工船及30万吨超大型养殖工船的概念设计,将养殖工船由1.0版本扩展至2.0版、3.0版,带动造船业、海水养殖业、装备制造业新的产业革命。

集团“十四五”规划中,明确了现代海洋板块为“3+X”产业板块之首。就像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辉所希望的那样,中国前五次海洋养殖浪潮都发生在青岛,在青岛这块海洋高地上,国信集团将以“耕海牧渔,工船引领”的实干,成就又一个隆起的高峰。

十年谋划布局、十年初心无悔。集团蓝色产业如今又踏上国家省市发展的新节拍,国信工船人必将代表集团在我国建设“海洋强国”、青岛加快迈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新征程上,引航前行、再立新功。


投稿:蓝谷公司

编辑:王照宇

审核:徐春燕


首页 > 企业文化 > 国信故事 >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