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国信|今天,《光明日报》专版聚焦“航母”养鱼

2023-07-04


今天

《光明日报》“红船初心”专版

聚焦“国信1号”

看,蓝色国土

如何长出一座座“粮仓”

打造渔业现代化示范样本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步入新发展阶段,青岛充分发挥海洋科技优势与海洋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特别是在“蓝色粮仓”建设方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树立大食物观”的指示精神,坚持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切实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建设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的“蓝色粮仓”,打造全国渔业现代化的示范样本。


“航母”养鱼

深远海养殖实现新突破

“大黄鱼适宜在22摄氏度到24摄氏度的海水里生长,所以夏季来临后我们都是沿海岸线从南往北逐海而居,5月份在福建,现在在浙江舟山,7月份养殖工船就开回青岛了。”在微信语音的另一端,国信中船(青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工程师孟广玮详细地给记者介绍着“国信1号”的生产作业情况。这是世界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

“这艘船长249.9米,排水量13万吨,一共有15个养殖舱,差不多9万立方米的体积,相当于36个标准游泳池的大小。一年能养出3700吨鱼,比查干湖一年的捕获量还要大!很多人说这是‘航母’养鱼,真的一点也不夸张!”孟广玮语气中充满了自豪。

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其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科学家就提出了建设海洋牧场的构想。但受制于彼时的科技水平和制造能力,深远海养殖技术和装备一直未有大的突破。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水产养殖技术和消费需求都迅速增强。作为青岛市唯一一家将海洋产业作为主业的国有企业,国信集团自2012年开始布局海洋产业。”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董韶光表示,“国信1号”是我国从“固定牧场式”渔业养殖向“游动牧场式”渔业养殖的一次成功探索,是流动的“蓝色国土”。

以前,无论是养殖工船还是深海网箱,自身都没有航行动力,就像“固定牧场”。而“国信1号”这样的养殖工船,本身能航行,突破了船载舱养、水体交换、减摇制荡、减振降噪、清污防腐、智能集控等六大关键技术,更像是“逐水草而居”。董韶光说,这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模式,相比深海网箱,这种封闭式的养殖工船更加高效:整船只有35个工作人员,“国信1号”的养殖密度却是传统网箱的4~6倍。同时,养殖周期还能缩短1/3,成活率达到90%以上。也就是说,同样的水体量能养更多的鱼,鱼长得更快质量更好。

“近海养殖已经饱和,青岛正逐步将养殖拓展到深远海,开辟高品质水产蛋白供给新空间。”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局长孟庆胜介绍,在“国信1号”养殖工船运营成功的基础上,今年将陆续启动2.0版6艘养殖工船的建造及设计工作……深远海养殖模式的创新,将带动整个配套行业的发展,为全球渔业带来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


记者手记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了自然禀赋之外,青岛在渔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还有几个特点,其中一个就是“通过探索与创新,突破深远海养殖。”她提及,在采访中,国信中船(青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工程师孟广玮表达了这样一个信念:“‘国信1号’作为第一艘养殖工船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它的意义是我们拥有了一个良好开端,后续建造的养殖工船肯定会不断优化,越来越智能、越来越节能。”她也表示,随着“国信1号”等大型深远海养殖设备的相继试水成功,青岛通过大胆探索创新,在深远海养殖等领域逐步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超级链接:“航母”大黄鱼游上国民餐桌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王照宇

审核:祁文利


首页 > 企业文化 > 国信故事 >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