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 | 1988年-2018年,青岛国信集团逐梦三十年
2018年12月26日《青岛日报》专题报道
心中有梦,生命才有价值。对人如此,对企业亦然!
青岛国信集团就是这样一家心怀梦想的企业。从1988年为破解城市“电荒”、受命组建青岛市能源投资公司算起,30年间,无论名称怎样变化,国信集团始终谨记出发时的使命,心怀服务青岛发展的梦想,聚焦于城市不同成长阶段的紧迫需要,乘势而上,主动作为,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企业的价值。
将企业的梦想融汇于城市梦想,将梦想激情融汇于创业激情。30年间,国信集团勇挑重担,圆满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从成立之初多种手段融资5亿元,有效保障黄岛发电厂二期建设,到2005年顶着巨大压力接手胶州湾隧道工程,沟通青黄两地交通,从2012年在荒原滩涂上披荆斩棘建设蓝谷核心区,为走向深蓝奠定良好基础,到2014年在浮山湾畔开工青岛第一高楼--海天中心,为城市打造新地标,国信集团一次又一次地为青岛这座城市在新领域破题。
产融结合让企业自身发展也走出了一条漂亮的“上扬曲线”,引发同行瞩目。经过30年的积淀,目前,国信集团已形成以城市专业投资运营为主业,拥有核心一级子公司9家,参控股近50家,业务涵盖综合金融、城市功能开发、城市运营服务、现代海洋、城市信息产业的多产业融合整体架构。截至2017年末,集团资产总额544.92亿元,净资产总额206.54亿元,实现收入总额48.04亿元,利润总额8.5亿元,在全国副省级城市20多家国有投资公司中稳居上游。尤其是最近十年来,国信集团总资产、净资产、收入、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市场影响力、知名度、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逐渐增强,闯出了一条具有企业特色的市场改革发展之路。
“国信集团30年的发展历程表明,只有将企业置身于城市发展的宏大框架,积极主动匹配城市发展战略,心怀梦想,与时代同行,与潮流共生,才能赢得最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国信集团将继续秉承初心,忠实履行国企使命,为青岛城市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辉表示。
多元筹融资金助力城市发展
让我们把时钟到拨回1988年。彼时的青岛正在深受“电荒”的困扰,各行各业的用电都难以保证,拉闸限电几乎成为一种常态。电力上的严重不足,成为制约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
改变缺电的窘境,对黄岛发电厂进行扩建成为当务之急,而融资问题就落在了新成立的青岛市能源投资公司身上。
不同于30年后青岛国信集团的兵强马壮、实力雄厚,此时的青岛能源投资公司上上下下只有8个人,窝身在3间借来的房屋中办公。对于这支初生的队伍,过亿元的发电厂扩容投资无疑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困难不困难,我们都要干!城市要建发电厂,我们就要把钱筹回来!”抱着这样的信念,企业积极行动起来,从常规的贷款、合作,到新潮的与金融机构共发融资债券,有办法马上干,没办法想出办法接着干,三四年的时间,硬是筹集资金超过5亿元,确保了黄岛发电厂二期工程的顺利完工。
青岛的“电荒”也因此得到有效的缓解。数据显示,1991年黄岛电厂二期工程投用当年,青岛的拉闸限电次数比上一年减少8500多次,停电时间更是少了15600个小时。此后,国信集团又圆满完成黄岛发电厂三期工程和青岛发电厂建设扩容工程融资任务。借助这些重点工程的实施,青岛的电力供应紧张状况得到彻底的扭转,“拉闸限电”从此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多元筹融资金,为城市发展建设提供充裕血液,这样的经历在国信集团的发展历程中比比皆是。作为青岛的国有投资公司,国信集团深耕资本市场,近年来,累计融资超过850亿元,有效支持了青岛的城市发展。
2007年,为了支持胶州湾隧道建设,国信集团成功发行全市第一支企业债5亿元,开创青岛历史上第一次低成本、大额度的直接融资。
2009年,为了破解青岛地铁工程建设资金难题,国信集团采取银团融资形式,提供350亿元30年长期贷款。
2012年,为了加快蓝谷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国信集团多渠道发力,综合融资25亿元。
……
长期关注金融市场,深刻理解金融产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近年来,国信集团大力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健康发展,作为主要股东出资设立或是重组了青岛农商银行、青岛银行、陆家嘴国际信托、泰信基金、青岛清算中心等多个地方金融法人机构,组建的中路财产保险公司更是填补了青岛市地方法人保险公司空白。
地方金融机构的快速成长有力增强了青岛的经济活力。据不完全统计,仅青岛银行、青岛农商银行、陆家嘴国际信托三家金融机构每年就能为青岛市场释放流动性超过5000亿元。
透过这份清晰的市场清单,我们可以发现,准确把握国家财政金融政策和外部市场环境,与本地发展需求有机对接是国信集团搏击金融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一家立足青岛的专业投资公司,我们的优势在于‘衔接’,专注城市发展对资金需求最迫切的项目节点,将政策与市场、将外部资源与青岛需求,将金融与产业有效衔接,凭借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良好形象(国内主体信用评级为AAA级,国际信用评级惠誉为BBB+、标普为BBB),国信集团可以低成本快捷地整合多种资源,为青岛引来金融活水。”国信集团副总经理邓友成表示。
随着一个又一个成功的操作,国信集团在金融市场上地位日益凸显,为后续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正循环。青岛海协信托改组陆家嘴国际信托或许就是最好的例子。看重国信集团的运作协调能力,更为国信集团的专业能力所倾倒,上海陆家嘴金融发展有限公司入主青岛海协信托并更名后,仍然将企业注册地设在青岛,为我市保留了一张宝贵的信托牌照,也让“青岛声音”可以在金融市场便捷传递。
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以资本运作的方式助力企业成长也是国信集团最为关注的。30年间,国信集团以市场化机制推进国有资本在企业中有序流动,引导各种资源合理配置,先后完成黄岛电厂产权转让、海天大酒店收购、青啤股权分置改革、双星跨国并购锦湖轮胎等总额超过200亿元的重大资本运作,直接或间接惠及企业近千家。
资本的杠杆有力地提升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以今年刚刚完成双星跨国并购锦湖轮胎为例,并购完成后,将销售额合并计算,双星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轮胎生产商,并跻身全球前十名,不仅规模优势进一步凸显,生产基地的全球布局也为企业抵御国际市场风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依托良好的资本运作基础,国信集团于2013年正式组建起专业的金控公司。经过五年的发展,目前,金控公司业务已辐射山东、北京、上海、香港等20余个省(市、区)及地区,涵盖金融服务的全产业链和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初步形成“融、投、贷、保、服”一体化的金融产业链条。截至2017年末,金融板块资产总额达256亿元,管理资产规模400余亿元。
一个颇具实力、前景广阔的金融企业正在岛城冉冉升起。
从海平面下82.8米到地上369米
一个伟大的经济腾飞的环境,必然会产生出一群伟大的建筑作品。这既是经济规律使然,也是民心所向。
心怀梦想的国信集团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历程。从2005年开始,国信集团开启了在青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狂飙突进的十余年征程。从最低点———位于海平面下82.8米的胶州湾隧道,到最高点———位于地上369米的海天中心,再到青岛国信体育中心、青岛大剧院、中国·红岛会议展览中心……一大批事关城市转型发展和市民生活品质提升的地标建筑在国信集团手中崛起,极大地改变了城市的面貌。
建筑是凝固的音符,它的精彩、它的绚烂最终都幻化为城市的魅力。抱着对项目极大负责的态度,在工程建设运营中,作为专业投资公司的国信集团既没有不分巨细的事必躬亲,更没有“一包了之”当起甩手掌柜,而是以“小业主、大社会”的运作模式,精心选择一流的合作伙伴,同舟共济、携手向前,将先进的设计理念、精细的管理方式和前沿的科技探索应用其中,让岛城这一个个地标建筑散发出独特的光辉。
如今,坐落在浮山湾畔的青岛第一高楼———海天中心正在昂然向上,向着369米的制高点进发。作为“老海天”的传承,为了将海天中心建设成市民满意的建筑,国信人倾注了巨大的心血。超高层建筑、业态丰富,工程设计、工程组织格外复杂,为了圆满完成建设任务,国信集团广邀合作伙伴,引入全球智慧,打造青岛地标。日本团队助力工程咨询、美国团队操刀概念设计,新加坡团队领衔精装构思……据统计,先后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顶级团队参与海天中心项目。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众多高水平合作伙伴的介入让海天中心的建设开发提升了一个大档次。“不愧是国际级的公司,与他们合作让我们收获颇丰,相信经过海天中心项目的锤炼,国信集团也会成为超高层城市综合体建设管理的一流团队!”国信集团海天中心建设公司董事长尹健自信地表示。
胶州湾隧道也是在这种多元的合作中走上了巅峰。在充分汲取多方资源的基础上,由21名国信人组成的项目部与数十家合作单位的3000多名建设者选择以科技作为突破口组织建设。经过1600多个日夜的紧张施工,胶州湾隧道不仅质量、安全“一级棒”,还带出了15项发明专利,12项科技进步奖和140余篇专业论文,成为我国科技含量最高的隧道工程。“青岛胶州湾隧道工程是一项为民造福、惠泽后代的世界级工程,它的顺利建成标志着我国走出了由隧道大国迈向隧道强国最坚实的一大步,对我国隧道工程的全面发展和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中国科学院院士、隧道与地下结构工程专家、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孙钧教授激动的评价到。凭借着突出的创新性和高科技含量,2014年,胶州湾隧道更是荣获了由中国土木协会颁发的詹天佑奖,成为国内迄今唯一获此奖项的海底隧道工程。
建得漂亮,管得更加精彩。为了保障城市运行与民生需求,近年来,国信集团积极介入城市运营服务,逐步打造形成了“文化体育—会议展览—酒店旅游—交通服务—物业管理”产业链条。
这是一条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一位在青岛主城区生活工作的市民都会或多或少地介入其中。
在胶州湾隧道,累计通行车辆超过1.12亿辆次,承载过往人员超过4亿人次,有力拉动了西海岸乃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在青岛第一海水浴场,优美的环境和体贴的服务吸引了众多的市民游客,年接待量达到500万人次;
在青岛体育中心,年均举办大型赛事活动达到70余场,参与足球、篮球、羽毛球、游泳等运动的市民数以百万计;
在青岛大剧院,一年300多场的高端演出,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中国十大剧院”称号受之无愧。
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每年承接各类展会130余场、待客500万人次,展馆利用率稳居全国展馆前五位。
依托东方饭店和海天大酒店资源重装出击的东方早茶和老海天涮羊肉更是凭借绝佳的口味和美好的记忆,重新征服了青岛人的味蕾,每日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凭借着一个个工程、一个个项目,国信集团与青岛市民越来越近!
写意蓝谷走向深蓝
从青岛主城区南部沿滨海大道驱车向北,蓝谷核心区是一片不能错过的景致,平整的道路、充满张力的建筑,优美的环境,让每一个熟悉此地过往的人无不感慨惊叹。
青岛,因海而生,因海而兴,与海洋有着不解的渊源。为了充分发挥海洋经济优势,加快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在2012年,青岛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蓝色硅谷的构想,即墨鳌山卫、温泉镇443平方公里面积被划定为核心区,开发建设的担子就落在了国信集团的肩头。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任务。此刻的蓝谷核心区,还是一片少人涉足的荒原滩涂,荒草没胸,蚊虫肆虐,不时还有野兔出没,零星散落的虾池、蟹池,让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腥臭味。
荒原起新城,听起来何其豪迈,然而真正做起来,又有几多艰辛。
征地、平整、修建道路、建设海洋国信实验室……各种棘手的事情一时间如潮水般涌来,给了国信集团副总经理,时任国信蓝谷公司总经理张哲军巨大的压力。
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张哲军和蓝谷团队永远不缺乏战斗的勇气。“蓝谷是城市转型发展的关键一笔,把它建好是国信的使命所在,更是国信的价值所在。”抱着这样的信念,他带领着团队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几乎每个人都是24小时守在工地,好似上满了发条的时钟一样工作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短短一年间,蓝谷核心区面貌发生了翻天之变,截至2013年10月,五条市政道路通车,海洋国信实验室二期顺利封顶。
在一切走上正轨之时,国信集团又开始自我加码,全力投入海洋国信实验室三期工程建设。这是实验室建设的关键一步。为了体现国家级实验室的特色和质量水平,国信集团的建设者们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以绿建标准施工,打通太阳能应用、室外雨水回收、弱电节能监测多个环节;使用“地源热泵+燃气真空锅炉”解决冬天取暖和夏天制冷问题;采用自带防腐性的橡胶沥青涂料建设地下海水池,以技术材料创新实现了工期和投资的双节约……
“仅仅就工程建设自身而言,凭借着这些新技术的应用,这里就无愧国家级实验室的名号。”三期工程建成后,一位科研人员如此表示。
海洋国信实验室的建设投用获得了科学界的广泛认可。“国信集团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体现出了足够的担当精神和海洋情怀,无论是建设设计,还是工程质量,都受到了上级领导和国内外科学家的肯定,这里是高水平的科学园区。”中科院院士、海洋国家实验室主任委员会主任、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吴立新教授不禁翘起了大拇指。
吴立新是对的,国信人心中确实充盈着海洋情怀,这其中既有蓝色的梦想,又饱含着实现梦想的信心。蓝谷核心区的成功建设给了国信集团一个绝佳的开始,从此,企业开始走向深蓝的新征程。
2016年9月8日,海洋国信实验室高朋满座,来自全国各地各海洋产业领域的18名专家和我市相关部门负责人济济一堂,为国信集团发展海洋产业建言献策。
为什么要下如此大的气力搞一场咨询会?开场致辞说的明白:青岛发展海洋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决胜21世纪的重要战略,国信集团有责任、也有义务走向深蓝,在蓝色、高端、新兴产业深度拓展,服务城市发展。
国信人的雄心壮志点燃了与会专家的热情,两天的时间里,专家们围绕海洋生物医药、海水养殖、海洋工程装备、海洋新材料、海洋新能源等产业发展进行了毫无保留的分享。
最新、最前沿的海洋产业发展信息为国信集团海洋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综合前期调研和专家论证,国信集团确定了以海洋牧场为基点的起步方向。
谋定而后动,摆明方向的国信人开始化剑为犁,深耕海洋。如今,两年过去了,国信集团海洋产业正在茁壮成长中。在即墨海域,最大规划面积达到100万亩的海洋牧场建设正在有序开展。以该项目为基础,依托一产撬动三产、拉动二产,一个完整的现代海洋渔业生态产业链正在加速形成。
发挥金融产业优势,国信集团还发起设立规模为100亿元的海洋产业投资母基金,已累计完成投资规模16.88亿元,储备直投项目超过15亿元,储备子基金规模约为90亿元,将有力推动我市海洋产业发展。一系列产业合作与涉海科研项目也正有序推进,国信集团力争用5年时间打造成为省内最大、国内领先的海洋产业平台,将带动形成百亿级海洋产业集群,新增就业机会3000个、带动渔民转产5000人。
一曲精彩的蓝色之歌已然奏响。
瞄准现代企业进发
2013年注定是国信集团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
这一年,在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相关任务后,国信集团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提出了“二次创业”的口号,在坚守城市专业投资运营商发展定位和产融结合发展模式的背景下,以“走向高端、走向深蓝、走向市场、走向现代企业”为目标,开始了全新的征程。
这绝不是简单的收拾行囊再出发,而是一场触及灵魂的深刻变革。
仔细梳理“四个走向”,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一个独具匠心,又颇为超前的抉择,在青岛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历史机遇面前,在国内国际城市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边界无限扩大,新技术发展风起云涌的新时期,它将国信集团以更大的视野谋求更大发展,以更大的力量服务青岛城市发展的雄心壮志展示无余。
这其中,走向现代企业的目标又显得那么独特--构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运转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构建战略型管控为主的集团管控模式,建立完善现代公司治理体系,向理念先进、管理先进、技术先进、文化先进的现代企业稳步迈进--在这通透的表述之下,一个勇于革新、渴望成长的企业形象跃然纸上。
以此为起点,国信集团开始了长达数年,至今仍在持续推进的脱胎换骨历程。
扎实推进内部整合重组,按照“强总部、大产业、重协同”管理模式,做强集团总部,做大板块运营平台,做优战略业务单元;
以价值管理为核心,夯实企业内部管理基础,以理念超前引领企业发展,以制度化建设构筑企业发展基石,以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管理效能;
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坚持“德为先、重实绩、敢担当”的用人标准,着力构建多通道发展、市场化培养、全方位提升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
为了强化市场竞争力,国信集团积极探索“国有体制+市场机制”的实现形式,在日本经营大师稻盛和夫“阿米巴”基础上提炼出符合自身特点的“动力单元”经营管理模式。冲破岗位束缚,在“动力单元”框架下,企业按照“可授权、可分割、可计量”的标准,将子公司划分为若干个独立会计核算的小单元,虚拟公司化独立运营。此举打破了大企业部门考核的弊病,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企业也找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隧e通”的成功开发就是“动力单元”经营管理模式价值的最好背书。为了破解胶州湾隧道高峰时段的缴费拥堵,2015年起,国信集团交通公司(现科技公司)员工王承磊带领自发组成的团队,在没有成功经验、专家几乎一致不看好的背景下,开启了国内首个不停车智慧收费系统建设。车牌识别、硬件研发、市场推广,随着一个个难关被攻克,2016年12月,“隧e通”成功上线运营。截至目前,注册用户突破30万,通行量近900万辆次,用户满意度高达97%。
伴随着“隧e通”的成功,国信集团也成为我市智慧城市建设的生力军,以青岛便捷支付城市建设和运营主体的身份聚焦城市治理。目前,“便捷青岛”综合支付云平台已完成一期建设,今年10月25日,APP正式上线运行,开启了海水浴场刷脸支付、公共事业缴费、社保查询与缴纳、“隧e通”无感支付四大便民功能。
建设现代企业离不开企业文化的支撑。以党建为引领,国信集团着力构筑企业发展“根”和“魂”,打造“心灵契约”式的特色企业文化,构建人和包容的整体氛围,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凝聚力。近年来,国信集团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巾帼文明岗、“厚道鲁商”五星级企业、“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1000余项国家、省、市级荣誉,培养了由全国、省、市劳模组成的劳模团队。
走向现代企业的探索让国信集团获得了更广泛的认可。2016年5月,经市国资委复函批准,国信集团成为我市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国企改革试点单位。目前,试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作为国有企业,国信集团的发展始终与青岛这座城市同频共振,未来,我们将继续严守使命,按照‘3+2’主业架构(综合金融、城市功能开发、城市运营服务和现代海洋、城市信息产业),实现城市与企业融合互动、共赢发展!”王建辉掷地有声:“按照计划,2025年将是‘二次创业’的收官之年,到那个时候,国信集团的市场化产融结合型城市专业投资运营商模式将基本成熟,成为区域领先的城市运营解决方案服务商。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500亿元,各项收入不低于200亿元,利润总额不低于50亿元,劳动生产率、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收入利润率等发展质量型指标在国内同行业都将位于一流水平!”
梦想即将照进现实!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