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信健行在基层| 雄鹰之家:从一人呐喊到万人共振

2025-08-06

前言

6月30日,青岛国信集团“笃信健行在基层”主题演讲活动圆满落幕。选手们围绕活动主题,讲述基层一线的奋斗足迹,诠释党建文化的深刻内涵,彰显国信人的使命担当等一幕幕精彩令人久久回味。下面,让我们跟随着选手们的深情讲述,一起走进国信故事……


演讲者  体育集团 李诗瑶


2024年10月24日,吉林长春-1℃,2024-25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青岛男篮客场挑战吉林。随队记者在赛后发布了一条沸腾全网的动态——“一人单挑全场”。 

我立刻回放比赛,想看看是哪位球员获得了如此高的评价。

结果,这位“孤勇者”是一位女球迷。只见她身披青岛球衣,腰间绑着青岛战旗,奋力挥舞手中的蓝色啦啦棒,面对几千名吉林球迷喝倒彩,她不断高喊着:战斗青岛队!

她叫武琳,是青岛男篮的铁杆球迷。每次聊到那场“单挑”,武琳总是说:“我的喊声绝不能弱,我的背后是所有青岛球迷。”


像武琳一样的球迷还有很多:“青岛主场小黄人”孟洋会为了青岛队的每一个进球起立呐喊;建祥会把青岛队每一场比赛的数据和当天的心情详细记录在本子上;震龙带着四岁的儿子,在北控主场身处客队方阵也要为青岛振臂加油。

我常常在想:怎么样才能让这些球迷更有归属感呢?

去年夏天我们找到了答案:要给球迷建一个家。

酷热的7月,在青岛国信体育馆6号门180平米的空间,我们来回踱步了一个下午,终于确定了功能分区:北侧是寄语墙;中部是衍生品售卖区;南侧是网红区,有各种打卡点。

“家”有了,怎么样才能让球迷爱上这个家,又成了我的新难题。有一天晚上,一位球迷向我吐槽:“上一场咱们比赛输了,我很想鼓励一下段昂君,但他也不看抖音私信呀!”听到这儿,我灵光一现:对呀,寄语墙那么多留言总是在盒子里默默无声,怎么样才能让它们“活”起来呢?

很快,“何其有幸,与你相遇”这个温馨的环节上线了。每个月,都会有球员来到雄鹰之家读留言,也会在留言里选一位球迷送出礼物。

我第一个邀请的就是段昂君。一开始他很拘束,生怕看到不好的评价。但当他把卡片一张张展开:“段昂君MVP!”“小段向前冲啊!”……这个22岁的小伙子眼中,出现了坚定。

后来,大家抢着来读信。杨瀚森捧着厚厚一摞祝福他成功冲击NBA的卡片傻笑;社恐的赵嘉义居然偷偷问我,“我能不能也写两张卡片回复球迷?”鲍威尔看到给他的留言竟然是全英文的,他用蹩脚的中文说:“这是我的家”。  

现在的雄鹰之家,王睿泽一边对着自己丑萌的乐高积木撇嘴,一边下单买了五套;小段最喜欢雄鹰之家的苏打水,他说,“比赛前一天必须来消费,第二天保准赢球”;而球迷们最常问的两句话是:“新品什么时候上?下次活动我能报名吗?”

我们变着法的让球迷参与进来:有时候共同研发新品、有时候一起交流意见,就在今年700位球迷体验了青岛男篮更衣室,杨金蒙也空降篮球公园跟散客互动,给足惊喜。

开业快一年了,球迷留言墙累计填写卡片1.2万张,衍生品复购率78%——这些数字背后,是家的温度。

2025年4月8日,我们冲击八强成功。当全场一万名球迷一起挥舞着助威服时,我也有些恍惚。十年,青岛终于再次在季后赛中取胜。曾经,人们说青岛小球市,主场气氛冷淡,客场无人加油;季后赛,联盟所有队伍都盼着遇上青岛,他们说“青岛嘛,肯定一轮游”。但这个赛季,青岛男篮和万千球迷一起,从一人呐喊最终实现了万人共振。当天晚上,俱乐部战报的标题是“雄鹰无畏,笃信前行”。怎样才算“笃信前行”呢?我想,不仅是球队的顽强拼搏、敢打能赢,雄鹰之家也有它的答案——它从来不只是180平方米的有限物理空间,而是一个让孤勇者找到同类的磁场,一个让嘘声转化为掌声的能量场,一个让渺小个体汇聚成星辰大海的精神坐标!

亲爱的朋友们,当一人呐喊化作万人共振,当双向奔赴成为城市心跳,青岛男篮与球迷的故事,早已超越了赛场胜负的边界,雄鹰的每一次振翅,都将卷起跨越山海的雄风!雄鹰之家开业那天,武琳和球迷代表送上一面锦旗,上面写道:双向奔赴情深义重,雄鹰之家战斗港湾。如今,这面承载着热爱与期待的锦旗,就挂在店里,见证着无数球迷的来来往往。他们说,好期待下个赛季快点到来啊,好想再喊出那一句属于我们的口号:

战斗,青岛队!


撰稿:体育集团 李诗瑶

编辑:王照宇

审核:祁文利



首页 > 企业文化 > 国信故事 > 正文